首页 > 视频 > 正文
视频|向西,是历史更是传承——重庆医科大学建校65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总播放: | 更新时间:2021-10-28 09:21:32

2021年10月27日,重庆医科大学建校65周年。

纪念活动还未开始,已有一群身着白色衬衣的在校大学生到场。他们在会场右侧的区域,手捧鲜花,一遍又一遍练习着献花的动作,哪只手在上、鲜花递到什么高度,微笑、鞠躬……

这群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正准备着,向西迁建校前辈们献花。

重庆医科大学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王玮 摄

上午9:30,拄着拐,却步履坚定,20名白发长者在大家的搀扶下缓缓入场,现场师生、嘉宾无一例外起立鼓掌,直至老人们就座。

这20位白发长者是重庆医科大学65周年纪念活动隆重邀请的特别嘉宾,65年前的今天,是他们带着家具、锅碗筷等,经过七天七夜,由上海溯江而上来到重庆,亲手创建了如今的重庆医科大学。

20位西迁老前辈代表在校领导、志愿者的搀扶下进入会场。重医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重医是一所“因西迁而生”的学校。1956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当时全国顶尖的医学院校之一——上海第一医学院400余位前辈西迁重庆,白手起家创建了重庆医学院。

六十五载栉风沐雨,六十五年蓬勃发展。在纪念活动的现场,这些西迁前辈们接受着最高礼遇。

现场,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身着白色衬衣的在校学生手捧鲜花,向西迁老前辈致敬。重医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学校65年的发展,这20名西迁老前辈只是代表,在现场首映的西迁专题纪录片《向西而歌》播放结束后,在舞台正中央,一个个人名缓缓在屏幕上划过,一共415个。

这是415名西迁建校人员的名单,学校没有忘。看着纪录片中的点滴,听着现场的掌声,作为西迁老前辈,重医附一院老年病科的创建者之一马映雪在现场讲话时几度哽咽。

西迁老前辈,重医附一院老年病科的创建者之一马映雪。重医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改变西南地区医药卫生落后状况的号召,近一半的上海第一医学院职工向西而行,来到重庆。在马映雪的记忆中,那时候的重医一片荒坡农田,只有工字型楼的门诊与病房,大家只能住在草棚、平房、泥巴地,但艰苦的环境没有抵挡大家建立重医的决心。

几年后,重医逐渐走上正轨,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来院病人增多。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如今的重医不仅学习环境优美,而且教育水平一流、名声远播,1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重庆医科大学特聘教授、生命科学研究院新靶标与化学干预研究中心主任、新药创制团队负责人党永军教授。重医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重医又来了一批新的“西迁人”。

重庆医科大学特聘教授、生命科学研究院新靶标与化学干预研究中心主任 、新药创制团队负责人党永军教授,是今年初刚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来到重医工作,也是重医的引进人才。

“来之后我才深入了解了前辈们西迁创校的感人故事。”如今的他不仅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还是一名授业解惑的研究生导师。他说,作为一名新的“西迁人”,处在伟大的新时代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站在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节点上,将尽己所能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65岁生日之际,重医的师生感怀的是65年来前辈们的付出,不变的是对“西迁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