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03.16期 >
A08-开学第一堂思政课这些在渝高校这样上

A08-开学第一堂思政课这些在渝高校这样上

开学第一堂思政课这些在渝高校这样上

院士专家讲、书记校长讲、基层教职工讲、劳模工匠讲……春季开学以来,在渝高校邀请各地各行业各领域代表人物入校,广泛开讲“开学第一堂思政课”,点亮新学期,打造育人“同心圆”。



院士专家讲:

将青春之“小我”融入时代之“大我”

3月10日,重庆大学“虎溪大讲堂”在虎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大剧场开讲。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周绪红以《千年庭院为我打开一扇窗》为题,为1300多名师生作了一场充满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报告,拉开了该校“开学第一堂思政课”系列活动的帷幕。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周绪红回忆起当时的求学经历满是感慨,“只有安在学中、乐在学中,才能把书读通、把理悟透。”他勉励全体师生,要有“人一能之我十之,人十能之我百之”的志气与恒心,勤奋努力、持之以恒;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把家国情怀根植于心,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努力做到“做人以德为先,做事以勤为本”;要坚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关心时事、关心生活,将青春之“小我”融入时代之“大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月28日,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重庆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孟凡超在重庆交通大学作了题为《交通强国战略下艺术设计人才成长之路》的精彩讲座,开启了该校“交通+艺术”新工科统合设计实验班新学期的第一堂思政课。

讲座上,孟凡超以高校校园景观项目“艺术云道”栈桥艺术设计为基础,围绕项目流程与推进方式展开细致讲解,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一场宝贵的实战经验课。他提出:“‘结构+艺术+文化’的融合设计应该是当代桥梁艺术设计的灵魂,广大“交通+艺术”新工科学子应在质量上追求品质,在审美上追求品位,在文化上追求内涵,在实施上追求标准。”

书记校长讲:

做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3月3日,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以《以奋斗姿态向春天出发》为题,为全校学子讲授了“开学第一堂思政课”。 他从“坚定信心”“挺膺担当”“拔节生长”三个方面,寄语青年学子做自身健康的守护者,振奋青年生机;做理性平和的思考者,坚定信心信仰;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凝聚向上力量。他还勉励广大学子,把抗疫精神转化为疫情后求学创业的行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2月22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校长董洪川以“奋楫扬帆新学期,挺膺担当新征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成长成才”为题,分别为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上了内涵丰富的“开学第一堂思政课”。邹渝和董洪川说,同学们要“学新识新”“以新领新”“用新赢新”,首先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其次要培养“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精神,有理想敢于担当,还要培养“精雕细琢才成器”的过硬本领,能吃苦善于担当。

3月7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郭庆、校长李国分别从“时代记忆”“时代标识”“时代新人”等内容出发,为全校师生讲授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郭庆寄语学子们要做“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上有艺、脚下有路”的“四有”时代新人。李国号召师生们要立志有为,选择执着精进,在和而不同中提升人生高度,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劳模工匠和基层教职工讲:

思政课堂面向全校学生全覆盖实施

3月2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劳模工匠宣讲启动仪式暨开学第一课,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分享了他们从职业技术技工学校学生、普通工人,通过刻苦努力成长为技术能手的励志经历,传递了在不同人生起点追求卓越人生的奋斗力量,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在重庆师范大学,辅导员们带领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希望学生们做好新学期规划,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重庆邮电大学则以“春天,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主题,由多名在澳门访学的“五四之星”向师生们分享青春逐梦心路历程。在重庆科技学院,各学院专兼职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主题班会、思政课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西南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称,在该校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中,将邀请退休老教授、校领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驻村第一书记、退役大学生士兵、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一一走上讲台、走到学生身边,开展系列大思政主题教育。

据重庆日报网

 

“国际妇女节”

两江新区携手江北区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2023年3月6日—3月8日,重庆两江新区逸航青少年工作发展中心团支部、江北区逸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团支部携手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两江新区慈善会、两江新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江北区寸滩街道溉澜溪社区居委会,一同走进两江新区所属街道和江北区寸滩街道溉澜溪社区,走访慰问社区内的特殊老人及困境儿童家庭,为他们送去温暖。

在两江新区鸳鸯街道,志愿者们与高游琴(化名)、钟潇芳(化名)、张碧(化名)、甘朝(化名)等老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并记录了她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所需;在两江新区翠云街道渝康家园,志愿者们组织了一场“大手牵小手、幸福一起走”老小结合共绘彩画主题活动,在绘画过程中,老人和孩子们通力协作,一起感受着绘画的乐趣;在江北区寸滩街道溉澜溪社区,志愿者们与社区老人展开座谈,并送上康乃馨花束,表达节日祝福……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妇女节”关爱活动不仅拉近了特殊老人及困境儿童家庭与社区的距离,表达了社区对大家的关心关爱,还让社区进一步了解了居民们的所想所需,有助于推动社区工作加速开展,提升居民满意度。

通讯员 罗玉华 刘鲁 张蓉 谢小雨

 

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和推动

重庆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视野宏阔、总揽全局、举旗定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这与当代青年成长发展息息相关,为新时代重庆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动力源泉。

深刻领会做好新时代重庆青年工作的战略意义。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质量提升新时代青年工作、为党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自觉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广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报告首次提出“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何谓“战略性”?我认为,其一是具有长期性,是贯穿民族复兴伟业全过程的长远大计;其二是具有全局性,是紧扣中心大局、覆盖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第三是具有重要性,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任务。这两个“战略性”的定位,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深谋远虑,深刻彰显了做好新时代重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激励我们要立足新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动新时代重庆青年工作。

准确把握新时代重庆青年工作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无数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理想信念的感召下,一代代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发挥了青年的先锋作用,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始终把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当好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不断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和入心率。坚持把学习党史国史作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修课,讲好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变革,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牢固树立新时代重庆青年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团结”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和高频词,大会主题鲜明提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结尾又专门用一段话深入阐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合力。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始终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的工作方针,精准把握重庆青年工作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彰显作为、贡献力量。

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在全市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活动,深入学校、乡村、社区、企业,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广泛宣讲和解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成为广大青年的精神滋养和成长动力。

文/重庆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协调督导处四级调研员 刘卫